JavaInterview JavaInterview
首页
指南
分类
标签
归档
  • CSDN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文档集合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系统架构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微信号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公众号 (opens new window)

『Java面试+Java学习』
首页
指南
分类
标签
归档
  • CSDN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文档集合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系统架构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微信号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公众号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指南
  • 简历

  • Java

  • 面试

  • 算法

  • algorithm
  • leetcode
JavaInterview.cn
2022-09-17
目录

函数的独占时间Java

文章发布较早,内容可能过时,阅读注意甄别。

# 题目

有一个 单线程 CPU 正在运行一个含有 n 道函数的程序。每道函数都有一个位于  0 和 n-1 之间的唯一标识符。

函数调用 存储在一个 调用栈 上 :当一个函数调用开始时,它的标识符将会推入栈中。而当一个函数调用结束时,它的标识符将会从栈中弹出。标识符位于栈顶的函数是 当前正在执行的函数 。每当一个函数开始或者结束时,将会记录一条日志,包括函数标识符、是开始还是结束、以及相应的时间戳。

给你一个由日志组成的列表 logs ,其中 logs[i] 表示第 i 条日志消息,该消息是一个按 "{function_id}:{"start" | "end"}:{timestamp}" 进行格式化的字符串。例如,"0:start:3" 意味着标识符为 0 的函数调用在时间戳 3 的 起始开始执行 ;而 "1🔚2" 意味着标识符为 1 的函数调用在时间戳 2 的 末尾结束执行。注意,函数可以 调用多次,可能存在递归调用 。

函数的 独占时间 定义是在这个函数在程序所有函数调用中执行时间的总和,调用其他函数花费的时间不算该函数的独占时间。例如,如果一个函数被调用两次,一次调用执行 2 单位时间,另一次调用执行 1 单位时间,那么该函数的 独占时间 为 2 + 1 = 3 。

以数组形式返回每个函数的 独占时间 ,其中第 i 个下标对应的值表示标识符 i 的函数的独占时间。

示例 1:

输入:n = 2, logs = ["0:start:0","1:start:2","1:end:5","0:end:6"]
输出:[3,4]
解释:
函数 0 在时间戳 0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2 个单位时间,于时间戳 1 的末尾结束执行。 
函数 1 在时间戳 2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4 个单位时间,于时间戳 5 的末尾结束执行。 
函数 0 在时间戳 6 的开始恢复执行,执行 1 个单位时间。 
所以函数 0 总共执行 2 + 1 = 3 个单位时间,函数 1 总共执行 4 个单位时间。 

示例 2:

输入:n = 1, logs = ["0:start:0","0:start:2","0:end:5","0:start:6","0:end:6","0:end:7"]
输出:[8]
解释:
函数 0 在时间戳 0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2 个单位时间,并递归调用它自身。
函数 0(递归调用)在时间戳 2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4 个单位时间。
函数 0(初始调用)恢复执行,并立刻再次调用它自身。
函数 0(第二次递归调用)在时间戳 6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1 个单位时间。
函数 0(初始调用)在时间戳 7 的起始恢复执行,执行 1 个单位时间。
所以函数 0 总共执行 2 + 4 + 1 + 1 = 8 个单位时间。

示例 3:

输入:n = 2, logs = ["0:start:0","0:start:2","0:end:5","1:start:6","1:end:6","0:end:7"]
输出:[7,1]
解释:
函数 0 在时间戳 0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2 个单位时间,并递归调用它自身。
函数 0(递归调用)在时间戳 2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4 个单位时间。
函数 0(初始调用)恢复执行,并立刻调用函数 1 。
函数 1在时间戳 6 的起始开始执行,执行 1 个单位时间,于时间戳 6 的末尾结束执行。
函数 0(初始调用)在时间戳 7 的起始恢复执行,执行 1 个单位时间,于时间戳 7 的末尾结束执行。
所以函数 0 总共执行 2 + 4 + 1 = 7 个单位时间,函数 1 总共执行 1 个单位时间。 

示例 4:

输入:n = 2, logs = ["0:start:0","0:start:2","0:end:5","1:start:7","1:end:7","0:end:8"]
输出:[8,1]

示例 5:

输入:n = 1, logs = ["0:start:0","0:end:0"]
输出:[1]

提示:

  • 1 <= n <= 100
  • 1 <= logs.length <= 500
  • 0 <= function_id < n
  • 0 <= timestamp <= 109
  • 两个开始事件不会在同一时间戳发生
  • 两个结束事件不会在同一时间戳发生
  • 每道函数都有一个对应 "start" 日志的 "end" 日志

# 思路

遇start入栈,遇end出栈,根据栈的特点那么第一次遇见的end就是最内层的函数了,

当且仅当最内层函数出栈以后外层函数才会一一出栈。那么计算占用时间就是出栈时间-入栈时间+1

注意点:最内层函数出栈以后要判断栈顶是否还有函数,有的话那么下一个出栈的就是他,得把当前函数的占用时间减掉

# 解法


class Solution {
    // 思路:遇start入栈,遇end出栈,根据栈的特点那么第一次遇见的end就是最内层的函数了,当且仅当最内层函数出栈以后外层函数才会一一出栈。那么计算占用时间就是出栈时间-入栈时间+1 注意点:最内层函数出栈以后要判断栈顶是否还有函数,有的话那么下一个出栈的就是他,得把当前函数的占用时间减掉
    public int[] exclusiveTime(int n, List<String> logs) {

        Stack<int[]> stack = new Stack<>();
        int[] res = new int[n];
        for (String log : logs) {
            String[] split = log.split(":");
            int id = Integer.parseInt(split[0]);
            int time = Integer.parseInt(split[2]);
            if ("start".equals(split[1])) {
                stack.push(new int[]{id, time})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int[] pop = stack.pop();
                int interval = time - pop[1] + 1;
                res[pop[0]] += interval;
                if (!stack.isEmpty(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[stack.peek()[0]] -= interval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
# 总结

  • 分析出几种情况,然后分别对各个情况实现
微信 支付宝
最近更新
01
1633. 各赛事的用户注册率 Java
07-02
02
1636. 按照频率将数组升序排序 Java
07-02
03
1639. 通过给定词典构造目标字符串的方案数 Java
07-02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9-2025 JavaInterview.cn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